close

【陸劇】一念關山:演員列表(解說)

 

語句來源:一念關山@第2集(婁青強度部下所說的話)
【緣起】六道堂婁青發現梧國朱衣衛分部的男屍多一具、女屍少一具,搜尋後得知男屍為六道堂眾,而在逃的朱衣衛,則要部下全力追捕這條漏網之魚。

【陸劇】一念關山No.02@一根繩上的螞蚱

 

資料來源:漏網之魚[正文] - 成語檢視- 教育部《成語典》2020 [基礎版]

成  語 漏網之魚
注  音 ㄌㄡˋ ㄨㄤˇ  ˊ
漢語拼音 lòu wǎng zhī yú
釋  義 從網眼中逃出去的魚,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。語本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列傳.序》。後亦用「漏網之魚」比喻驚慌逃竄的人。
破觚為圜」、「斲雕為樸
典故說明 關於如何治民,孔子曾說:「用政令和刑罰來治理人民,人民只是苟且遵行,並無自發的知恥之心。如果用道德禮教來教導人民,人民不但能夠知恥,而且能自發地改邪歸正。」老子也說:「最好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即使執政者不提自己的德政,人民卻都有德行了。下等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卻不斷地宣導自己的德政,深怕人民忘記,這樣人民反而沒有德行了。如果只依靠法令來治理人民,結果是法令越來越繁苛,竊盜罪犯反而越來越多。」太史公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,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,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。漢代初年,變嚴刑峻罰為寬簡,法網疏闊的程度,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,然而政治清明,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,人民的生活安定。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,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。由此可知,治民之道在於教化,而不在於法令。後來「漏網之魚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,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。
用法說明 一、

語義說明

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。

使用類別

用在「意外脫漏」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  1. 雖然警方展開大力掃蕩,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沒被抓到。
  2. 高層決定嚴辦所有吃案的失職人員,不許有任何漏網之魚
  3. 警方將販賣軍火的走私集團一舉成擒,沒有漏網之魚
  4. 在這次追捕行動中,警方使盡全力,終於使過去的漏網之魚悉數就逮。
  5. 我們必須儘快把所有在逃嫌犯緝捕歸案,不能讓他們成為逍遙法外的漏網之魚

二、

語義說明

比喻驚慌逃竄的人。

使用類別

用在「倉皇逃跑」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  1. 知道後有追兵,他急如漏網之魚,向山中逃去。
  2. 當年土匪來劫時,我們就像漏網之魚,沒命地逃離村莊。
  3. 一聽到仇家正在搜捕他,他便急忙逃竄隱匿,有如喪家之犬、漏網之魚

辨  識

反義成語

甕中之鱉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ceNfire 的頭像
    iceNfire

    小窩仔の隨心所意小窩

    iceN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