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語句來源:以愛為營@第21集(鄭書意的腦想)
【緣起】在時宴辦公室,鄭書意看著時宴的臉內心想著,真是秀色可餐啊!
資料來源:辭典檢視[秀色可餐: ㄒㄧㄡˋ ㄙㄜˋ ㄎㄜˇ ㄘㄢ]
字 詞 | 秀色可餐 |
---|---|
注 音 | ㄒㄧㄡˋ ㄙㄜˋ ㄎㄜˇ ㄘㄢ |
漢語拼音 | xiù sè kě cān |
釋 義 |
語本晉.陸機〈日出東南隅行〉:「鮮膚一何潤,秀色若可餐。」形容女子的姿色非常秀美。《鏡花緣》第六六回:「古人云:『秀色可餐。』觀之真可忘飢。」亦用以形容風景之美。宋.王明清《揮麈後錄.卷二.引李質艮岳賦》:「森峨峨之太華,若秀色之可餐。」
|
語句來源:以愛為營@第21集(時宴對鄭書意說的話)
【緣起】時宴對鄭書意書說有點餓了,鄭書意回說,這大白天的不太好吧!時宴卻說:食色性也。
資料來源:「食色性也」原來有下一句!堪稱經典
「食色性也」原來有下一句!堪稱經典
古時候風氣保守,大家較少大喇喇談及「男女之事」,因此將「色」歸為貶義詞,就連孫子兵法也將女色列為計謀之一,稱為「美人計」,不過孟子的學生告子卻不這麼認為,直言大家曲解人的天性,因而說出「食色性也」這句話,也使得現代男性經常把這話掛嘴邊,成了花心的藉口。不過孔子其實還接了下半句話,只是知道的人不多,也成為整段話的精髓。
![]() 孔子認為,君子「好色」是人的天性,但不應該做出淫亂、踰矩行為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 |
「食色性也」從字義上來看,「食」意指喜愛,「色」則並非指情色之事,而是一切美好的事物,性也不是指兩性,而是指人本來的天性,連起來就是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,只是後世多半將這句話形容男人愛美色是天經地義,許多風流的男性也常以「食色性也」推卸冒犯女性或出軌的責任,恰好下半句正好能直接打臉他們。
原來「食色性也」下一句就是「君子好色不淫」,相傳這段話出自孔子,前半句道出人的天性,後半句則延伸為,無論是君子還是聖賢,喜歡美好的事物在所難免,但「好色」同樣要拿捏尺度,而不是做出淫亂、踰矩行為。孔子希望學生們能將本性修正得更加風雅,想必老司機們看完也會覺得羞愧。
![]() 「食色性也」下一句就是「君子好色不淫」,警醒風流的男性要拿切分寸。(示意圖/翻攝自unsplash) |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